
最好的相机
刚拿到佳能5D4时,立即被它的对焦的速度与准确所经验,即使乘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拍摄街道人行道上的人,能立即对焦并进行拍照。差距都是对比出来的,相较于以前使用的相机,的确先进了不少。
虽然佳能5D4用起来很爽,可后来却发现,在拍摄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功能并不多,原来我的拍摄环境并没有那么苛刻,偶尔会遇到特殊的环境,情况却不多。
当你有一台相机的时候,见到可以拍摄的事物时,是不是首先对这个事物进行评测,如果你的相机能够完美的拍摄下来,会去按快门,否则的话,会放弃拍摄。当我们有了一台具有一定能力的相机时,会随着相机的性格去拍摄,也就是寻找相机可以拍摄的内容。
一台相机用的时间长了,我们会非常熟悉这台相机,在使用过程中,我还能利用手头的条件弥补相机的不足。这就是熟练使用相机吧。
从相机的发展来看,的确存在某个时期最好的相机这一问题,而最好的相机总会在后面被做成产品成为又一台旗舰机,真的怀疑做好的相机已经被研制出来了,只是没有量产到市场罢了。
照片可以自成新闻
有一位退休的记者说,当年在图片编辑部工作时,有一位资深老图片编辑说,图片新闻日后将没有出路。
老编辑的这个结论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出来的,不过,拍照片新闻记者的日子并不好过。
从我的经历来说,图片像是文字新闻的附属品,文字记者将文字新闻写好后,便来要图片。这也可能是单位里的奇葩“行规”吧。
但我也曾亲眼见到一位图片记者跟分管领导要图片的单独费用。未果。后来,这个图片记者去搞短视频了。
在新浪博客时遇到一位退休教师,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他却非常喜欢拍照,写在博客里的文章图片是主角,文字是为图片服务的。我非常喜欢这位退休教师的图片文章。
其实,图片是有表达能力的,就如文字文章一样,只不过图片想要别人看明白并不那么容易,也许,有些人看图片是在看热闹吧。
我一直没有尝试去做的一件事是用照片记录一件事,虽然拍了不少的照片,但都是单独的一张,如果用连续的照片将一件事讲述出来,便有了故事性。
也许,该去尝试这件事了。
摄影的迷茫
我一直自诩为摄影爱好者,喜欢用照片去记录事情。有的时候难免拍一些无意义的照片,就像我分享在微信公众号里的图片,很多摄影爱好者留言说这些照片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前面文章里的大部分照片,也的确没有什么意义的。
摄影是一件事,我通过摄影获得了许多的欢乐,而我摄影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奔向前方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我统统得不到答案。
有人对我去参加比赛或者去干摄影的兼职,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想让自己的摄影达到一定的水平然后记录事情,然而,记录的瞬间不少,去记录一件事却很少。用摄影记录一件事是考虑了许久却没有去做的事情。
其实,一篇文章中的照片除了照片的美感外,还有的是照片记录了一件事,比如那些游记。
最近这段时间,拍摄的照片并不多,更别说去记录事情了,有的时候提起相机,感觉手生不少。
但是,摄影并不像读书那样,一段时间不去阅读,便会忘记这件事。摄影,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去热爱它。
二手相机
身边不少摄影的初学者在置办相机时选择了二手相机,这是很明智的做法,相对便宜的二手相机可以让摄影初学者节省不少的“学费”。
我认识一个学摄影的小朋友,常换相机,套路就是买了二手相机,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卖掉,然后再选择其它的相机。一段时间下来,倒是研究了不少的相机。这个过程要搭进去不少银子,与购买新相机相比,还是能节省不少钱的。
不过,购买二手相机也是一个冒险的行为,看网上介绍说,有许多人可能踩坑,所以,购买相机不仅需要相对专业的知识,或者有一个良心的卖家才安全。
如果你身边正好有一个要更换相机的,买来也不错,知根知底还能保证“售后服务”,也是不错的。
二手相机不代表不好,等玩熟了相机,就可以去购买趁手的相机了。像本博主这样,买了新相机,只能守着这一台,想换,还不舍得。如果说对相机的熟悉,可能只有手头的这几台用过的,所以,当别人要我介绍相机的时候,还真不敢说什么样的相机好,因为,对其它的相机并不是很熟悉。
相机的买新不买旧
很多人都说,购买电子产品的时候,买新不买旧。拿到相机上,也同样适应。
相机的买新不买旧,追求的是最新款的相机,至于相机是不是够用或者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无人问津。虽然我们的嘴上说“够用就好”,实际上,见到新款的相机时免不了心里痒痒,吃糠咽菜也要将新款的相机拿下。
即使我们知道,买了新款的相机后不久,更新款的相机会很快上市。
从价格方面来说,大家也都知道,新相机的价格会很快的降下来,很少出现相机的价格会逆市倒涨,所以说,新相机的价格在手里保存的时间并不长。不过,我倒是遇到过旧相机涨价,购买佳能5D4的价格很低,一年后市场上缺货,便出现了价格逆涨的现象。当时,国美卖相机的售货员还建议我将相机卖掉。因为熟悉了相机,而且又不是要换品牌,所以,相机现在仍然在用。
新款的相机也并非是好相机,因为有些型号的相机也并不是最好的相机。品牌的旗舰机才值得期待。
用手机拍照的虽多,相机仍能成为焦点
孩子的班级组织秋游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同前往。出发前,我准备好相机和运动相机,去给孩子们作摄影师。
摄影和摄像同时进行,我感觉这两件事可能都做不好,一件事由两个人合作最好。人手有限,只能“见机行事”了。
孩子们参加的活动时间较长,表现也都不错,有不少的好镜头,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可以应付拍摄了视频再拍照片,就是太忙碌。
孩子的活动结束后,先剪辑视频,因为不是新闻类,没舍得丢掉任何一个有趣的画面,按照时间顺序将素材组在一起,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收到家长的欢迎。
虽然同时拍摄视频,照片也拍了不少,有三百多张,将虚焦和重复(比如合影)的删掉,仍剩下200多张,传给家长只能用网盘。
照片可以纪录时间,所以,大家们对照片更喜欢一些。我也会将这些照片保留,或许以后会给孩子们做一本相册吧。
我们会发现,虽然手机拍摄照片占据主导,可是,在这些大型的活动前,相机拍照更胜一筹,所以说,我们仍然需要相机的摄影。
如何传输大体积照片
给孩子和家长们拍完照片后,整理了出来。恰好有家长也要分享照片,孩子的家长们群便建了一个相册。
在我往这个相册传照片的时候发现,十几兆的照片被压缩到不到一兆,建相册的家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给家长们分享完整的照片,我还是选择用百度网盘。
上一次,我将照片压缩成十几个压缩包发在家长的微信群里,鉴于以往的经验,有不少的家长可能下载不了这些压缩包。
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容量大了之后,传输是很麻烦的事,即便是百度网盘,也会限制速度,也会有家长不用百度网盘。
以前写过关于照片存储的问题,只要有足够大、多的移动硬盘,还是能存储不少的,勤快一点删除不需要的照片,更利于照片的存储的。
我不太喜欢传输照片,如果有人需要照片,如果条件允许,我直接给移动硬盘。现在虽然有传输的可能,使用起来也特别麻烦。存在的东西不一定是方便的方法。
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是照片的容量变大,导致比过去需要更多的容量。
收了一个摄像的女徒弟
这篇文章其实跟摄影没有多大关系。属于摄影的衍生物,前面我讲过,因为摄影的关系,在单位被安排了一个制作视频的工作。
在单位制作视频多是新闻类,节奏快,花里胡哨,没有故事感。想要去拍点故事类的视频,脑子里想着的总是摄影的画面,本就不太喜欢视频,也不想在视频里花费太多时间。
虽然不想做视频,可做出来的视频,基本的运镜还是要有的。我对拍摄视频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在固定的地方拍摄视频,所以,在我的视频里,基本全是运镜。
可能拍摄的视频太花哨,倒是吸引来一个女徒弟,先是要给我做助手,后干脆让我指导拍摄视频。
就如我的摄影一样,我的视频也是野路子,这真不太好教。所以,我先改变女徒弟“用手机什么都能拍”的想法,让其给手机买个稳定器,装上需要的软件,然后慢慢的练习运镜。至于运镜如何使用,就要看拍摄的内容了。
今天写了一篇与摄影无关的文章,只是想要提醒自己,不要背离摄影太远,总要回归摄影的。
学习摄影就非要去做婚庆吗?
很多次了,有人看到我们的照片和视频之后,说以后可以去做婚庆。看来,大家对摄影、摄像的认知只停留在婚庆上。
如果从功利的角度,学一样技能都要实现一定的目的,比方说有些人学摄影是要学一个技能,使其成为谋生的手段;而有些人只不过是想从中获得一定的乐趣罢了。至于本博主学摄影的目的在前面的文章里提到很多次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从摄影爱好者的水平来说,并不能跟专业的摄影师相比的,摄影爱好者的好,可能只是比普通大众好罢了,有些人看到别人的水平比自己高,就感觉这个水平高的不得了。摄影,需要天赋,需要后天的磨练,不是在脖子上挂个相机就敢说摄影水平高。
不过,我还真听说有人买了一台相机后就去给别人拍婚纱照,最后还开了一家婚庆公司。很多事,并不是没有可能。
每个人学习摄影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走在学习摄影的路上,这就使学习摄影的人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拿起相机的那一瞬间,我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学习摄影的小朋友家里为什么有一台崭新的老相机?
身边有一帮学摄影的小朋友,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的相机是从家里的角落翻找出来的,相机崭新,型号却旧了。
我不禁在想,这是不是小朋友刚出生时,父母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而去买了相机,但这件事却没有坚持下来,放在那里吃灰,后来被小朋友发现,拿来学摄影了。
算算时间,也就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
不过,当部分小朋友喜欢上摄影之后,便用新相机替代了旧相机,先前的那些相机便真的成为老古董相机了。
无论相机卖了多少台,也无论还有多少台相机要被买走,在角落里到底放着多少没有用过几次的相机,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吧。在相机涨价的时候,那些吃灰的相机的主人,也不知道将这些相机拿出来卖掉。
我们拍摄照片时需要讲求拍摄主题的质感,一台相机用久了,相机的机身上也会留下时间的质感,相机上那些痕迹也能令人着迷,有些人特别喜欢这些痕迹。
小朋友们拿大人忘掉的相机学习摄影,不知道大家拿来学习摄影的第一台相机是哪来的呢?
拍摄日常
日常的照片该如何拍摄?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虽然我常在文章里讨论关于拍摄日常的问题,可日常的生活并不那么好拍,我发现,所谓的日常只不过是随手拍摄的照片罢了。
用摄影纪录日常,是用摄影的方式纪录生活中的一件事,或者用摄影讲一个生活的故事。与视频相比,用关键点的照片,串联起整个过程。我看了看以前拍摄的照片,其实是无关联的一堆照片,如果说用一张照片讲整个的故事,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可能,最好放弃这个想法。
我用摄影纪录过会议,那是一种程序化的拍摄方式,拍个全景,讲话的人,还有大家听、写的状态,还有的是没有“脚本”,需要去发现,将整个过程用一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其实,拍摄照片也需要脚本,只不过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忽略了这个步骤。
拍摄日常的时候,应该为摄影写一个脚本,按照脚本的要求去拍摄照片,然后用影像来组织照片的顺序。
关于照片情感的表达
累了一天的三个同事,无精打采的依靠在栏杆上,被我抓拍了下来。给人家看的时候,遭到人家的讽刺。人在疲劳的时候,肯定不会精神抖擞,从自我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张好的照片。
另外两个同事站在落地的玻璃窗前,以中间大门为对称,两个人形成了一个“对称”的剪影。虽然这张照片是从背后拍摄的,但是获得大家的称赞。
从拍摄的动机来看,这都是随手拍摄下来的照片,大家对照片的评价却不相同,这里面肯定掺杂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因为人人都想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至于照片是不是有别的涵义,对照片的当事人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这也说明,我们将照片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先要看受众群体是谁,人们观看照片的时候,是掺杂感情因素在里面的。
虽然,我们拍摄照片的时候,常说要客观的去拍摄,真正去拍照的时候,仍离不开情感的因素,更不要说,我们也常用照片去表达情感。
一张照片的情感是多方面的,包含照片表达的情感、拍摄的情感、观看的情感等。
双十一的相机大战
很多摄影爱好者会在双十一购买摄影器材,因为大家都知道双十一会大减价。不知道那些加价才能买到的相机在双十一这段时间,会不会将相机恢复到原价。
目前,我还没有更换或者购进新机器的想法,所以,对各品牌各型号的相机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更不会去关注价格的变动。刚才在某公众号读了一篇双十一推荐购买的相机。相机嘛,一分价钱一分货,只要钱给足了,就能买到更好的相机。
我们用各个品牌的相机,依据的原则是什么?从摄影师的选择来看,算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始终吸引人的是什么?我用的是佳能相机,熟悉了,也就不想换了;用到别的品牌相机,操作不熟悉,用起来特别的别扭。
双十一,为了抢占这个市场,各个品牌必然要在销售上花费一番气力的,有些更换器材的摄影爱好者,肯定要揣着银子犯选择困难症的病了。
如果器材没有影响拍摄的大方向,我觉得器材没有必要更换,费时费力费银子,得不偿失。
摄影的知识性
在单位的院子里有各种的花,这些花常被我拿来作为摄影练手的拍摄对象,拍摄的照片也都“光秃秃”的发布在我的微信公账号里。也常有同事问我那些花的名字,而我是一问三不知,我只管拍,却从来没有仔细的研究,这些到底是什么花。 也曾经出过一个大笑话,我将芍药当作牡丹,被人称为“牡丹园里开出了芍药”。
在介绍纪实摄影时,有一个要求是“提前了解被拍摄对象”,看似这些知识与拍摄无关,实则有很大关联,因为只有了解了拍摄对象才能更好的用摄影展示出被拍摄对象的特点来。
所以,摄影不能脱离对拍摄对象的了解,精准的把握住拍摄对象的特点,特别是内在的知识因素,才能更好的拍摄出好的照片来,就像有些人物的肖像,都是事先对人物进行了解了后才能抓住符合人物特点的“举手投足”。
在学习摄影的初级阶段,我们一般只关注摄影的美拍的研究,当过了学习的初级阶段后,一定要好好的研究拍摄对象的知识,避免出现“牡丹园里开满了芍药”的尴尬后果。
最近写摄影主题文章,有点狼狈
在微信公众号里每分享一篇文章,我都要在题目的后面加一个编号,到今天为止,已经达到了300多,能分享这么多的文章,也是在不知不觉中。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思考摄影的问题没有以前多,文章的更新没有及时跟上,有两天断更了。从我写摄影主题的文章来说,这是非常不好的状态,所以,最近在调整,希望以后不要频繁的出现类似的问题。
喜欢摄影,思考的摄影的问题时便非常有意思了。分享出来的摄影主题文章,都是我遇到的,也许,很多摄影爱好者都遇到类似的问题,之所以要思考这些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摄影的操作问题。
当我更新这些的文章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收货是有了一个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交流的机会,有热心的读者将自己拍摄的作品给了我,让我分享在微信公众号里,在此,感谢这些粉丝。
目前,我要面对的最直接的问题是粉丝数量的问题,在我的博客里,我立下FLAG,要用写微信公众号赚来的钱去买一台相机,这个目标有些遥远,但它是我分享文章的动力,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帮我转发文章,推荐粉丝,早日实现微信公众号实现创收。
为文章拍摄配图
在微信公众号里写文章,需要给文章加一张图,否则的话,文章发布不了。所以,即使是那些纯文字的文章也需要有一张照片。在摄影主题的微信公众号里,每一篇文章都有几张图片以彰显“摄影”的主题,而文字的文章里单纯是为了让文章能够正常的发布。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纯文字的文章里,对图片的要求并不高,有的时候,只是为了有一张图片。有些文字的读者不重视图片,在网上搜索一张或者几张照片放在文章,然后在文章的末尾加上“侵删”两个不显眼的字。
为了能顺利的发布纯文字的文章,我有时候会拿着相机胡乱拍几张照片,而在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会忽略拍摄的要求,就像写字,练字的时候,一笔一画,而写文章的时候,不考虑如何将字写好的问题。这些都不是好习惯。
既然学习了摄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考虑如何拍摄才能符合拍摄的要求,就拍美图的习惯用于一切拍摄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摄影习惯,从而实现摄影技术的提高。
老大爷的摄影模特
今天,问同事,她的公公是不是常出去拍摄大妈跳舞。同事说,公公拍摄的大妈只有婆婆。作为一名会摄影的大爷来说,只拍摄自己的老板得多无聊啊。并且,作为没有竞争的模特,大爷肯定会常遭到大妈的数落:整天只知道拍照。
虽然我现在还称不上是“大爷”的年纪,有些大爷的“遭遇”也逐渐显露了。
看网上说,大爷是大妈的御用摄影师,看网上那些拿着头巾大妈们的照片,我相信,大妈们盯着的肯定是大爷手里端着的相机。不知道,等我成为大爷的那天,会不会仍然对摄影保持着高度的热情,会不会真的成为大妈们的御用摄影师。
在摄影的行业里,像我这种爱好者,注定不会在摄影专业领域走的太远,我所能维持的是对摄影的热爱及基本的相机操作。在我退休的时候,我会去拍摄什么主题的照片呢?我可不想混在大妈堆里,至少我可能去拍摄自行车的骑行或者其它人文主题的照片。摄影在我的手里,更像一支笔,我喜欢用相机去纪录而不是创作作品。
摄影的动力
天气大降温,可手头需要几张相片,便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去“拍外景”。
相片很重要吗?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不用也可以,但拍了照片后能让文章锦上添花,所以才会不顾寒冷去户外拍几张照片。
去拍照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既然自诩为摄影爱好者,那就要认真对待拍照这件事,也许别人会说,不至于那么认真。认真拍照是提升摄影感受的,并非只是几张照片的事。
也许,这就是摄影的动力吧。
海边有一片小树林引起我的注意,拿着相机去拍摄这个小树林,恰好遇到一个老大爷也在拍照,他要我给他拍一张照片。我拿过相机给大爷拍了一张站在树林旁的照片,大爷看了说,画面“切”去了半根手指,要我重新拍摄。
这是一个做事严谨的大爷。
大爷的这个习惯也影响了我,现在,我拍照的时候,也不会去切别人的手或者手指。
认真对待摄影,才是摄影的动力,如果我们也如其他人那么随意的拍摄,我们也不会称得上是摄影爱好者了。
拍摄漂亮的姑娘
背后听到一个声音,有人说摄影师比较色,老师去拍摄长的得漂亮的小姑娘。如果照这么说的话,看照片的人也比较色,因为多数读者都喜欢看照片里的漂亮姑娘。
有一次给美女拍了一张令其满意的照片,在她夸赞我的时候,我回复说“只要模特漂亮,怎么拍都很看”。其实,这也不算是恭维,见到照片里的美女,很对人不会在意色彩、构图等拍摄的要素,也可以说,照片里的人物的美可以遮照片拍摄的所有缺点。
这也是拍摄人物照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哪个摄影师也不会可以挑战自己,非要去拍一个长得丑的姑娘。
丑姑娘会影响到照片“质量”的。有一次见到一个漂亮的姑娘坐在水池的旁边,便邀请她拍一张宣传的照片,就在商量如何拍的时候,另一姑娘也要参与我们的拍摄。将两个人放在一起的时候,恰好影响了画面的美,而那张照片,便失去用处了。
这就是说,有些美不需要形式,进一步来说,借用形式,可以让美更美。
相机的闪光灯
好相机配好镜头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拍摄照片,并不代表在所有的弱光环境下都能拍摄自如。当光线不利于拍摄的时候,就要考虑用闪光灯。
在我用尼康D7000的时候,相机的弱光拍摄能力弱,打开相机的内置闪光灯的亮度又太强,为了拍出尽量好的照片来,我用遮光物将相机的内置闪光灯挡住一半,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就比较自然一些。
后来将尼康相机换到佳能,一并买了外置闪光灯,发现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用,所以,自闪光灯买回来以后,用到的次数很少,及时用到闪光灯了,拍出来的照片也不如人意。这并不是说闪光灯不好,是我使用闪光灯的能力太弱了。闪光灯需要再认真的学习,要如同使用相机那么熟练才行。
为什么我们平时拍照的时候,很少用到闪光灯呢?一来,我们拍摄自己的照片时有选择性,也就是寻找可拍的内容拍,并非每一样东西都需要拍摄;二来,大家使用闪光灯的能力不如相机,就像大家讨论相机时说相机的弱光能力如何如何,忽略了弱光环境下可以用其它的光源进行补光。
摄影的话题
当拍照变得平常起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在摄影这个话题上了,也就是因为摄影的平常,才证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摄影。
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拍,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确是,被拍的人一般不谈论被拍,只谈自己在照片里是多么的漂亮。从拍摄人物的角度来说,拍与被拍是同时进行的,被拍的人只是机械的按照拍的要求去做,他们一般不会总结如何才能被拍的更美。
还是回到摄影的平常这个话题上来,有了摄影后,生活里的许多小事都被记录了下来,甚至有些太过微不足道的小事、小物都被记录下来,这些东西的影像构成了这世界的丰富多彩,看似没有意义,实则是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的一个表现。
我们所关注的可能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我们拿着手机或者相机,在这个角落里记录这一切。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角落同样在记录着,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将这些角落连贯在一起,展示了丰富的世界。
我所能想到的是,这也是一个摄影主题的思路,一次拍摄的途中,我们记录了各种的事务,多次拍摄的旅途凑出来的同一事物的集合便成了另一个摄影的主题了。
让摄影动起来
众所周知,图片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抓住的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瞬间。
在有了视频后,看似是照片没有视频香了。我曾经将图片做成幻灯片分享在视频平台上,这是我能想到在视频平台上分享的方式。
然而,视频平台上关于摄影的分享却不仅限于此,有许多有思路的摄影博主通过各种的方式用视频的形式呈现着摄影主题视频。
摄影的教程是一种分享,摄影的拍摄生活也是一种分享,还有博主在路上给陌生人免费分享的视频也受到大家的欢迎。
总结下来,只要我们热爱摄影,一直思考摄影的问题,如何用视频分享摄影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受传统方式的影像,在摄影分享上,我仍然偏向于照片本身,更确切的说,用照片这种载体记录生活的内容。如果再加上视频的话,便成了视频中的视频了。虽然想用视频去表现摄影,但我更想让摄影更纯粹一些,我依然倾向于各种传统文章的展示方式。
那些喜欢接受新事物的摄友,可以在视频的方式上更进一步,在这种载体上多多的展示摄影,借视频的东风,让摄影有更多的机会展示给大众。
如何做拍摄计划?
拍照多年,擅长抓拍,实际上是拍照的杂乱无章,没有故事的叙述性,虽然拍摄了很多的照片用于文章的配图,可都是单纯的配图,与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了让自己拍摄的照片有故事性,能够与文字内容统一起来,在出门骑行前,我简单的做了一个拍摄的计划:
骑行的拍摄
1、准备工作(几张照片)
2、出门一张照片
3、途中2-3张照片
-
近景一张照片
-
大景
-
局部特写
4、途中景物
5、结尾一张照片
在骑行中,虽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去拍摄,但是有大体的参照,算是基本完成了这拍摄的计划。
骑行结束后,从照片中选出几张用做文章的配图,然后围绕这些照片写文字,便有了微信公众号里的《城市漫骑 city cycling 冬日周末骑行记》。对很多人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个突破,算是找到了写骑行文章的一个拍摄的思路。以后出门骑行的时候,我会在此基础上做改进,或许,这会让拍摄的照片更有故事性吧。
关于拍摄的照片与文字,我发布在另一个微信公众号“如是乎”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按照下面的公众号信息去阅读11月12日的文章。
下面的是我手写的骑行拍摄计划。
给白菜拍照片
在家里做饭,买了一颗白菜,剥去外面几层菜叶子后,里面的光鲜艳丽,忍不住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拍出来的照片平淡无奇,充其量是用相机拍了一颗白菜。
这不过是打发无聊“摄影”的一个方式罢了。然而,我们觉得无聊的拍摄,在外人看来也是无聊的行为,这不遭到家人的一致质疑,这是闲着没事做的表现吗?不如用这个时间干点家务活。不知道摄友们在家里是不是也被这样对待呢?这种待遇在我眼里都习惯了。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也提到过,手痒痒的时候,喜欢拿家里的小物件拍摄,其实小物件通人性的话,也会觉得奇怪,这是无聊到什么程度。但是呢,即使是无聊的拍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东西不去拍,而选择这一件呢?肯定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就比如开头的提到那颗白菜,吸引我的地方是“冰清玉洁”,所以才会试着用相机去表现,只不过表现的并不成功。
当我们拍摄那些小物件的时候,其实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到我们的,这也是摄影技术的一种总结吧。
下面,我将开始什么样的摄影话题呢?
这是本篇博文的最后一段关于摄影的话题,写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合计有一万多字。虽然我写的每篇摄影小短文都是三百多字,但是这些文字记录的是我对摄影的思考。思考的问题不太深入,有些摄影的老师可能不再去考虑这些问题了。
摄影真是一个奇怪的行为,喜欢上上摄影可能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不过单纯的想要按动快门,记录下看到的一些事物。
有一次,当有人得知我会摄影的时候,对我的评价是会生活,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但是我能稍微描述出来的是,生活里在观察一些事物的时候,多多少少会用摄影的视角去看,就像我看一些平坦的道路,就想在上面骑一圈自行车一样。摄影改变生活与现实是相符的。
接下来我将如何记录我的摄影生活呢?生活如常,或许我会考虑摄影与履行的关系吧。摄影与旅行也有不少话题可以讲,并且,拍摄旅程也是比较流行的摄影主题,很多摄影爱好者可能就是为了记录旅程才去学习摄影的。反过来说,去旅行也是为了去摄影。
希望,新的摄影话题能被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所喜欢,一如既往的帮我转发公众号里的文章,也更希望摄友们能指出文章的不足。

有rss订阅链接吗?
我不太懂这些
拍摄的购物车有感觉。
我也觉得有点意思。